一、SAP序列号模型概览
要理解SAP的序列号管理,我们首先要看它的整体模型。经参考官方文档、结合在S/4HANA产品中的体验以及圈内顾问的分享,其核心模型中序列号参数文件(Serial Number Profile)和序列号主数据,是两个最重要的核心元素。SAP的整个序列号控制体系,都是围绕这两者展开的。一个令人初看时有些困惑的设计是,工厂设备维修中的“设备主数据”和“序列号主数据”似乎是同一个对象。SAP为什么要这么设计?我们后面会深入分析。
二、序列号参数文件 (Serial Number Profile)
SAP通过序列号参数文件,对序列号在各个业务模块、各个环节的操作进行精细化的控制。在物料主数据的工厂级别视图中,一旦引用了某个序列号参数文件,就代表当前物料在这个工厂下,需要进行序列号管理。同时,在物料主数据上,还需要设定序列号的唯一性范围,通常有两个选项:
- 料号 + 序列号 在集团/租户(Client)内唯一。
- 序列号/设备号 在集团/租户内唯一。
序列号参数文件本身,是按“设备分类”来定义的。一个设备分类下,可以定义多个不同的序列号参数文件。在参数文件中,有两个至关重要的控制参数:
- Existence Requirement (存在性要求): 用来控制在业务环节中,序列号是否为必填项。
- StkCk (Stock Check – 库存检查): 用来控制在业务环节录入的序列号,如果其在库存中不存在,系统应如何处理。
2.1 “存在性要求”的层层下探
“Existence Requirement”这个参数,如果打上勾,代表序列号在相关业务流程中是强制要求的。SAP的设计精妙之处在于,它还允许你进一步对11个具体的业务环节进行细化控制,决定在哪个环节序列号是必填、选填,还是自动生成。
- MMSL: 库存的收发货环节。
- POSL: 采购订单环节。
- PPxx: 生产订单相关的环节。
- Sxxx: 销售相关的各个环节。
- QMSL: 质量检验单环节。
在每个环节下,又可以通过“SerUsage (序列号用法)”这个字段进行更精细的控制:
- 01 (None): 无,代表在当前环节的表单上,不出现序列号字段。
- 02 (Optional): 可选的,代表序列号可填可不填。
- 03 (Obligatory): 强制性的,代表序列号必填。
- 04 (Automatic): 自动,代表系统会自动生成序列号(需预先定义好序列号的生成规则)。
此外,还有一个“EqReq (设备要求)”的字段,用于控制当前环节的序列号,是否必须有一个与之对应的设备主数据。
2.2 “库存检查”的灵活拿捏
序列号参数文件中的另一个重要控制参数是“StkCk”(库存检查)。正是这个参数,让SAP序列号的使用体验可以“亦重亦轻”。它有三个选项:
- No Stock Check (无库存检查):系统在库存移动(如收货、发货、转移)时,不会去检查序列号的库存状态。这允许序列号自由地出入库,不进行库存匹配验证。适用于那些非关键物料,或者序列号仅用于事后追溯,但不需要严格管控库存的场景。例如,低价值的备件,你在出库单上录入一个从未入过库的序列号,系统也不会阻止你。
- Inconsistency In Stock Data – Warning (不一致时警告):系统在库存移动时会检查序列号状态。如果发现不一致(例如,要发货的序列号在系统中显示并不在库存中),系统会发出警告信息,但仍然允许你继续操作。这适用于那些需要监控,但允许在紧急情况下有例外的业务场景。
- Inconsistency In Stock Data – Error (不一致时报错):系统在库存移动时,会严格检查序列号的状态。如果发现不一致,系统会直接阻止该操作并报错。这确保了库存数据的绝对准确性,能有效防止非法或错误的序列号移动。它适用于那些高价值、关键设备或需要严格管控的物料,如医疗设备、航空备件等。
三、细致的移动类型级控制
你以为控制到业务环节已经够细了?SAP还能按库存的“移动类型(Movement Type)”来进一步细化对序列号的控制。SAP系统中预置了三百多个移动类型,逐个设置显然不现实。SAP的做法是,先创建一个“移动类型组(Movement Group)”,在这个组上设置好控制参数,然后再把这个组分配给具体的移动类型。这种控制的维度是:序列号参数文件 + 移动类型组。
因为序列号参数文件是分配在物料的工厂视图上的,所以SAP这么设计,能达到的最终效果是:同一个需要进行序列号管理的物料,在不同的工厂中,其不同的移动类型组,可以拥有完全不同的序列号控制策略。在移动类型组层面,同样可以设置“SerUsage”和“EqReq”这两个控制参数,其含义与前文介绍的完全一样。定义好移动类型组后,可以通过将其分配到具体的移动类型上,来实现对物料异动过程中序列号的细腻控制。SAP是以移动类型 + 特殊库存类型 + 来源业务 + 接收类型 + 消耗类型为组合键,来分配移动类型组的。这种细腻程度,有时会让人感叹:难道是20年前,有人用刀子架在SAP产品经理的脖子上,逼着他们做出这么细致的设计吗?
四、轻量级的可回收容器管理
在分析序列号的过程中,会发现SAP对可回收容器(如饮料瓶、啤酒桶、工业气瓶、专用运输架等)提供了一套专门的产品方案。并且,这个方案有别于SAP更为重量级的包装管理解决方案(Handling Unit Management),显得非常轻量。其处理思路是:
- 专用的物料类型: 在SAP中,可回收物料的物料类型是
LEER
,并且必须启用序列号管理。 - 专用的移动类型: SAP提供了5个专门的移动类型(如551-带产品发货,531-空容器收货等)来处理可回收容器的收发业务。在发货时,除了记录成品,还需输入本次随成品发出的容器的序列号,系统会建立绑定关系,并更新容器状态为“在客户处”。
- 押金处理: 可以在销售订单中,通过专用的条件类型
DEPO
来自动计算容器的押金,并在后续的发货、返还、报废等环节,进行应收押金的生成、冲销或扣除。
五、序列号主数据与“设备”共体的“数字孪生”
现在我们来回答那个令人困惑的问题:为什么SAP的序列号主数据和设备主数据是同一个东西?这曾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。但顺着SAP的产品设计思路去分析,可以得出结论:SAP眼中的“设备”是广义的,它包括:
- 企业内部自己使用的生产设备,这些设备在制造商那里,一定是有序列号的。
- 企业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,卖到客户那里,就成了客户的设备,这些产品也一定有序列号。
- 企业租赁给客户使用的设备,或者从供应商那里租赁来的设备,都可以使用序列号进行管理。
这里的核心思路是:我生产出来的产品,交付给客户后,在客户那边就是一台设备。既然都是“设备”,其核心属性就是相似的,其主数据就可以是共用的。SAP通过“设备分类(Equipment Category)”这个核心对象,来对不同类型的“设备”进行区隔。这种设计思路,使得企业在未来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,实现“制造服务一体化”时,在数据模型上具有天然的优势。它可以轻松地将一个产品从设计、选配、接单、生产、交付,一直到后期的安装、维护、维修的全生命周期,完整地串联起来。
SAP的序列号/设备主数据,通过不同的视图(页签)来组织信息。除了通用的设备管理相关视图外,有几个与序列号强相关的视图,其内容非常值得关注。重要的是,这些视图上的属性字段,绝大多数都是由系统在业务流程中自动更新的,无需人工维护。
- SerData(序列号数据)页签:
- 库存信息: 记录了当前序列号处于哪种库存类型下(如非限制、质检、在途等,其中还专门为可回收容器设置了库存类型)、所属的工厂/库存地点、所属的批次号等。
- 归属信息: 记录了当前序列号最终交付给了哪个客户,或者来源于哪个供应商。记录了与哪个销售订单、哪个WBS元素相关联。这些信息为序列号的全链路追踪、售后服务管理、项目成本核算等提供了数据基础。
- Customer Data(客户数据)页签:记录了对客户的保修和来自供应商的保修的起止日期及主保修协议,以及详细的客户联系信息。
- Sales and Distribution(销售与分销)页签:记录了当前序列号是通过哪个销售组织、分销渠道、产品线销售出去的。还贴心地设置了一个“License Number”字段,用于记录软件产品的授权号。
- Configuration Data(配置数据)页签:这个页签记录了当前序列号的详细选配信息,是SAP强大的变式配置(VC)功能的体现。它通过“可配置物料”、“参考配置”、“独立配置”这套完美的递进体系,来描述一个高度定制化产品的精确配置。这在按订单配置生产(如汽车、工业设备)的场景中至关重要。
- Configuration Control(配置控制)页签:这个页签上的字段,用于管理序列号相关的配置控制和技术参数,主要应用于复杂设备、航空航天等需要精确进行配置控制和有效性管理的场景。它通过与iPPE(集成产品与工艺工程)、参数有效性等高级功能的集成,实现了从设计、生产到服务的全流程数据一致性管理。
可以看出,SAP通过序列号这个载体,成功地将一个物料/设备从定制、设计、生产、安装,一直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,都紧密地串联了起来。
六、序列号的状态管理
SAP的序列号主数据,虽然名为“主数据”,但其本质上是一种业务数据(随业务的发生而动态增长),是一个业务对象。既然是业务对象,它就继承了SAP中强大的状态管理模型。SAP的业务对象状态,分为系统状态和用户状态。
- 系统状态是SAP预定义的,如AVLB(可用)、ESTO(在库)、EDEL(已分配给发货)、ECUS(在客户处)等,由系统在业务流程中自动更新。
- 用户状态则是SAP提供给企业的一个强大特性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管理需求,自行定义一系列的用户状态(如“待检”、“合格”、“待维修”、“已报废”等)、这些状态之间的流转关系,以及每种状态下允许或禁止执行哪些操作。
七、SAP序列号的局限性
SAP的序列号功能虽然极其强大和细腻,但始终有一个“小缺憾”,就是其标准产品中的序列号编码,本身只是一串不带结构含义的文本。在实际项目中,启用序列号管理的企业,基本上都需要通过客户化开发(客开)来实现结构化的、有意义的序列号的自动编码功能。
不过,在国内的项目实践中,真正深度启用SAP标准序列号管理的企业似乎并不多。在大部分项目中,序列号更多地是以“条码”的形式存在,通过定制开发的条码系统来解决条码(即序列号)的结构化编码、创建,以及各环节的状态更新。
八、赛锐信息观点
对SAP的序列号模型,可以做出如下评价:
- 广义的“设备”视角: 它突破了一般ERP厂商总是站在“物料”视角看序列号的局限,站在了广义“设备”的视角,来审视和规划序列号的特性,从而得以拉通从选配、设计、交付到售后的产品/设备的全生命周期。
- 细腻的控制策略: 在各个业务环节,提供了极其细腻的序列号控制策略,使得企业在应用序列号时,可以根据物料的价值和管理要求,“亦重亦轻”,灵活拿捏。这一点最值得其他软件厂商借鉴。
- 模型的衍生能力: 基于其核心的序列号模型,稍加扩展,便能衍生出对可回收容器等特定业务场景的轻量级解决方案。
- 为行业方案奠定基础: 为SAP的整车解决方案(VMS)中,对整车信息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企业在向SAP S/4HANA Cloud转型时,SAP 许可 (License) 从 On-Premise 时代的经典指定用户模型转向全新的 FUE 许可模式,且 SAP 产品的许可 (License) 包含诸如“组件授权、用户授权、计量模式”等复杂模型,这对企业来说如同一个黑匣子,难以理解其工作原理。此外,企业还面临 SAP 的 License 审计等合规性问题。赛锐信息在 SAP License 审计流程方面拥有丰富咨询经验,拥有自主研发的高效 SAP License 资产优化软件产品,欢迎企业在需要时随时联系我们,以获得我们的支持服务和软件产品试用体验。